close

神呼召人,不在乎能力、才幹。是祂親自賦予宣教所需的種種恩賜,陶塑屬靈性格,操練宣教裝備,使人足以回應祂的呼召。


對於每個人的一生,神都懷著獨特的計劃和深不可測的美好心意,大衛就曾驚嘆:「所行的奇事,並向我們所懷的意念甚多,不能向陳明。若要陳明,其事不可勝數。」(詩篇四十篇5節)這些奇事、意念,是怎麼成就在我們的生命中?即透過神對我們發出的呼召,以及我們所選擇獻上的回應。


神對每個人共通的呼召,包括三重層面:得救、成聖、宣教的呼召。首先,神召我們認罪悔改,信靠主耶穌基督為救主,因信稱義而得救;其次,進入神愛子光明的國度,要開始學習的就是過成聖的生活,將一切言行舉止服在基督主權之下,逐漸回應第三項呼召—宣教。藉著服事人,我們真正服事了神,得以完成神在我們身上的旨意。


神永恆旨意


接觸未得之民

關於服事,神的帶領方式有許多種,百體各按其職、互相效力。按祂豐盛的榮耀,宣教呼召,往往出人意外,而超乎所求所想。或短宣方式、或長期拓荒、或離鄉背井,甚至一生之久;神的揀選,一定意便無改變,差別惟在我們的回應態度。


放眼世上,還有許多不為人所熟知的民族,除了共通語言之外,沒有文字、沒有聖經和教會,對主耶穌一無所聞;全世界未曾聽過主名的人,高達28%!進入宣教禾場、接觸未得之民,使光照在暗處,萬民得救,不但是迫切的時代使命,還是神永恆旨意。羅馬書十章14-17節:「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
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疾風烈火

如此重大使命,令人直接聯想到摩西看見荊棘火焰,緊接著聽見神召他帶希伯來人出埃及。然而,烈火疾風之類的異象,畢竟非一般情況,生活中,神呼召人的方式,通常是把一個問題、負擔放在我們心上,從而複沓反映出我們的心靈、思想、生命,羅馬書十章8節:「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裡,在你心裡。」


神不斷向聖徒發出宣教的呼召,一句「我願意」,在祂眼中寶貴得甚過任何的獻祭。即使信心不足,未能確定神的呼召,但只要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句:「神,要我做什麼?」即是神所悅納的,因祂看重人內在真實無偽的初衷,願意對謙卑的人顯現。重生得救之後,回應成聖的呼召,思想、行為順服基督主權,神旨意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即使非疾風烈火式的顯現,也同樣奇妙而可畏。


宣教呼召的依據


出於神

宣教呼召的依據,首先,就是出於神。耶穌復活,向門徒顯現時,就直接賜下命令:「天上地下所有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馬太福音廿八章18-19節)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是祂的永恆心意,耶穌基督因此而道成肉身,整本聖經也都在闡述神偉大的救贖計劃。


使命、呼召,必從神而來,爭戰得勝在於祂,別無他名,人更不得單憑己意、輕忽進入宣教工場,因為:「君王不能因兵多而得勝;勇士不能因力大而得救。靠馬得救是枉然的;馬也不能因力大救人。」(詩篇卅三篇16-17節)血氣斷不能成就聖工,唯有耶穌基督以生命換生命,才能改變生命。從使徒時代起,神就賜下了這個宣教使命和依據,保羅說:「我素來
所傳的福音,不是出於人的意思,因為我不是從人領受的,也不是從人教導我的,乃是從耶穌基督啟示來的。」(加拉太書一章11-12節)這個屬天的法則,千古不變。


從神的智慧而來

凡出於神的,都以神的智慧為依據,遠高過人的意念、道路。神的揀選,是出於祂的旨意和恩典,「神揀選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為,乃在乎召人的主。」(羅馬書九章11節)自古以來,誰曾做祂的謀士?誰能引導祂的心?祂的智慧高過人的智慧,呼召非人能測透,「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神。」(16節)一切盡出於祂說不盡的榮耀慈愛。


非勢力、非才能,神呼召人,不在乎能力、才幹。是祂親自賦予宣教所需的種種恩賜,陶塑屬靈性格,操練宣教裝備,使人足以回應祂的呼召,在宣教禾場上得勝有餘。服事神的人,祂必負責到底。


針對個人的計劃

早在誕生以前,神對每個人的一生,都已定有獨特的計畫。神呼召人,除了按著祂的旨意和智慧,也針對個人的一生道路與靈魂需要,以奇妙的生命計劃,成全聖徒。反思自己,我們是否將自己的生命全然向祂敞開、擺上?「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做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二章21節)


你回應救贖的呼召,將生命獻給基督了嗎?你曾否回應聖潔的呼召,順從跟隨主?無論擁有多少成就和資源,也無法被神看中,因為悖逆無法與神的恩相稱,無以承接神的賜福。回想,走在屬靈道路上,我們是否曾對主的呼召漠視、壓抑、拒絕?如果有,時至今日,祂依然願意使用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縱然失信,祂仍是可信的,因為祂不能背乎自己。」(提摩太後書二章13節)神既呼召,就不會更改,「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羅馬書十一章29節)任何時候,回轉向神的那刻,即蒙福之始。


代價與果效


有榮光的挑戰

蒙召的路,或短宣、或長期宣教,不一而定,共同的是須要全然順服,背起十字架跟隨主,迎接有榮光的挑戰。可能面臨的挑戰,首先往往就是離鄉背井、告別家庭;再者,可能是必須捨棄舒適方便的環境,而主說:「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做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做我的門徒;不背起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做我的門徒。」(馬太福音十章37-38節)


在神面前,沒有任何的藉口,因為祂了解我們的家庭、經濟、難處和阻礙,而祂是「耶和華以勒」(耶和華必預備)的神,看顧、供應我們一切所需,也定意「教傳福音的靠著福音養生」(哥林多前書九章14節)。並且,凡為主失喪生命的,將得著生命,祂應許:「人為神的國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兒女,沒有在今生不得百倍,在來世不得永生的。」(路加福音十八章29節)


宣教之路,從流淚撒種,到歡笑收割,在在包含極大的挑戰。十字架的路,是捨己的路。仰望那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將從中明白,付出的代價,滿有榮光。


神同在的應許

服事永生神,回報祂的愛,宣教呼召,是在十字架上與主的形狀連結。這是一個奇妙可畏、勝過萬事萬物的神聖機會,無論挫折和孤獨,都使人體會耶穌基督的心。仰望十架,把手探進主的傷痕,任何苦難都比不上祂所承擔。你害怕神呼召嗎?不要怕,只要信。當你火熱愛主,你所經歷的便不是重擔,而是喜樂;不是應盡的義務,而是莫大的特權。


宣教呼召,永遠伴隨神的寶貴應許。在神所有的應許中,我們靈裡最需要的,是祂的同在。耶穌復活後,門徒受差遣在加利利的山上與主相會,主發佈使萬民做門徒的累代使命,同時便應許說:「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廿八章20節)主親自應許,跟隨祂的人,祂永不撇棄,同在到世界末了。


無論是誰,當聖靈充滿,就必得著能力,從耶路撒冷到萬邦,都能坦然無懼、大有能力地傳揚主見證。無論前往何處去宣教,從鄉鎮到地極,內住的聖靈會幫助服事神的人完成祂使命,時時同在。最後,當你奉主的名出發,請將祂的話語刻在心版上,莫失莫忘:


「我揀選你,並不棄絕你。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四十一章9-10節)








            講員/查爾斯.史丹利牧師 整理/劉曉頤









      *好消息雜誌2005年七月號/第127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gnusdei1225 的頭像
    agnusdei1225

    小羊牧場

    agnusdei12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