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1603年的二条城
已迎接了建城400週年的紀念


二条城
是德川家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
為了保護京都御所(舊皇居)
且為了能在到京都拜訪天皇時有房子住而興建的



東大守門(出入口)內側





唐門

唐門
是指這種桃山風格的門


二条城的桃山風建築風格
是在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移建了豐臣秀吉所留下來的伏見城裡的幾座建築
並請工匠重新裝飾後
所形成的



二之丸御殿(國寶)正面

二之丸御殿(國寶)玄關處桃山風破風特寫

二之丸御殿(國寶)側面

這棟
是代表桃山時代的武家書院式的建築之一
是由遠侍廳,式台廳,大聽,蘇鐵廳,黑書院和白書院等6棟建築連接組合起來的
內部共有33間房間
每個房間的障壁畫都是狩野門生的作品
按各個房間的使用目的來繪畫
每個房間都是雕樑畫壁
裝飾得金光閃閃

值得注意的是
御殿裡的走廊的鶯聲地板
利用結構特性
讓地板被踩過去時
會發出像黃鶯鳥叫的聲音
所以取名為鶯聲地板

將軍接見所有人員都是在這裡
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德川家最後一位將軍)大政奉還(註1)時也是在這裡面


裡面是禁止拍照的!!





二之丸庭園

是按照傳統的造園方法來建造的
在水池中央建了一個名為蓬萊島的小島
其左右各有一個島
即鶴島和龜島
這種建法稱為書院造庭園


設計時下功夫的地方
主要是在
從二之丸御殿的大和室,黑書院及行幸(註2)御殿都能欣賞到庭園美景
除了池塘植物外
還利用各種顏色迥異大小不同的奇石組合
來營造出能迎合這壯麗城郭建築的美景
彼此相互呼應



本丸御殿

如果說
二之丸御殿是辦公的地方
那麼
本丸御殿
應算是將軍及其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吧!!


本丸御殿是在1626年
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為其爺爺德川將康建日光東照宮的那位)的命令下興建
原本
是包括美麗壯觀
高聳入雲的五層天守閣的

天守閣卻在1750年被雷擊中而燒毀
接著1788年發生京都市內大火災
本丸也在當時被燒毀
目前看到的建築
是在1893-94年
從京都御所(舊皇居)移建過來的舊桂離宮御殿




從天守閣遺跡上往下看
有點像時代劇裡常出現的場景吧!!
仔細一看
現在
每一棟建築的屋脊上
都佈滿了避雷針
想必是被雷擊怕了吧!!!
再說
僅此一棟
這若燒了
可建不出如此國寶來呀~




在德川慶喜的大政奉還後
二条城不再屬於德川家
而是屬於朝廷的
在1884年
二条城改名為二条離宮
但在1939年時
當時的天皇將它賜給了京都市政府
就是現在的元離宮 二条城



本丸御殿外的護城河




順著梅林往清流園方向走
一路上綠意盎然
除了一個接著一個的林子外
也不時有"枯山水"(註3)點綴




有藤樹種植出來的數牆
藤枝不時的隨風飄盪

若是藤花盛開時來看
又是另一番風味吧!!




也有季節錯亂的楓紅




綠意盎然的樹林




整圈走下來
是一個非常好的運動
整個二条城面積真的很廣

一路走走看看
並不會讓人覺得累或覺得遠














註1:大政奉還,是指1867年第十五代將軍在二之丸御殿大廳發表了大政奉還,將政權歸還給天皇在那之前,實際上握有實權的是將軍

註2:行幸,是指天皇下鄉視察行幸御殿就是天皇下鄉視察時,各將軍大名為天皇建造的房子

註3:枯山水,是指不使用水池或流水,單只利用石頭和沙子來表現風景的庭園形式。是受到自室町時代時傳過來的中國宋朝及明朝的水墨畫的影響。在京都,以龍安寺的枯山水庭園最為有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nusdei12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