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這不是指你我常聽到的國名
是人名,知道他是誰嗎?


「以色列」這名字是雙關語,有「與神較力」和「尊貴的王子」的意思。一方面是記念雅各在雅博渡口的經歷,另一方面則代表神在他身上的期許…… 


在聖經裏,名字經常代表一個人的個性,先知傳講的信息常與他的名字息息相關。給人起名或是改名,往往代表對他的期望;而上帝為人改名,更代表生命的轉變。舊約聖經裏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雅各改名叫以色列了。


雅各改名的故事,記載在創世記卅二章,他從巴旦亞蘭回迦南地,在雅博渡口遇見天使。原本他名叫「雅各」(抓的意思),卻改名叫「以色列」(尊貴的王子);原本不斷抓的人生,卻變成捨的人生;原本卑劣的生命,卻變成尊貴的生命。


一、卑劣生命的本相


1.母腹中與兄相爭(創廿五:22~26):雅各卑劣的性情,從一出生就可以看出來。他在母腹中與哥哥相爭,使母親心煩,出生時又抓著哥哥的腳跟,因此取名叫「雅各」(就是抓、排擠人)。這名字正說明他工心計、精謀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2.騙兄得長子名分(創廿五:27~34):雅各卑劣的本性,首先在與家人相處時突顯出來。他用一碗紅豆湯換取長子的名分,用屬物質換取屬靈,用有限換取永恆。聖經固然說:「當拿以掃作警戒,恐怕失了神恩。」(來十二:14~17)但亦應注意雅各是使用卑劣手段。他為追求屬靈祝福,所用方法比世人更詭詐,徒然惹人憤恨。


3.欺父得長子祝福(創廿七~廿八章):一個人個性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最大,雅各在不健康的家庭中成長,一家四口各懷鬼胎,每個人都為自己的愚行付上代價。母親利百加,聯合兒子欺騙丈夫,設計以惡成善,雖然達到目的,但卻在一日之間失喪兩個兒子和丈夫。哥哥以掃,輕看長子的名分,為了一點食物賣掉屬靈的祝福,以後卻又想偷偷地得回來,顯示他也不比弟弟更光明磊落。父親以撒,不順從神的定旨(大的要服事小的),執意為長子以掃祝福,結果被雅各欺騙,被以掃埋怨,自己愁苦而死。主角雅各,明知欺哄父親會招致咒詛,仍與母親聯手欺父騙兄,結果被迫逃離溫暖的家。


4.在岳家用計致富(創卅:37~43):雅各卑劣的性情在工作中顯露出來。他到了岳父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但獲得四房妻妾,而且用計得了岳家許多羊群和僕婢。今日雖然基因科技發達,還不知雅各是用何方法使羊群中肥壯的都歸自己,瘦弱的都歸拉班。不過他這種行徑,已使他與岳父家關係破裂。


5.遇危險妻兒先行(創卅二:22):雅各在遭遇危險時,格外顯出卑劣的本性。妻子兒女原是他的最愛,但是當哥哥以掃要奪他性命時,他沒有用身體護衛他們,反倒要他們先去送死,好讓自己得以從容逃命。然而,哪裏想到走在最後面卻變成最前面,以為最安全的地方卻是最危險的,此刻正是雅各生命轉捩的契機。


二、生命改變的關鍵:雅博渡口(創卅二~卅三章)


返鄉令人嚮往,因那裏有美好回憶。雅各這次從巴旦亞蘭回來,雖是神的帶領歸回應許之地,但也有刀劍俟機而動;他充滿期待,更怕受傷害。可是雅各必須先學會勝過自己,才能勝過敵人。仇恨,不管過多久都要解決,時間不會解決仇恨,必須勇敢去面對。


1.真諴的求告與自我的謀算(創卅二:9~21):
其實雅各並不是全無向上提升的念頭。面對以掃帶著四百人迎著他來,使他心中憂懼,真誠地向神求告:「你向僕人所施的一切慈愛和誠實,我一點也不配得;求你救我脫離我哥哥以掃的手;因為我怕他來殺我,連妻子帶兒女一同殺了」(創卅二:9~11)。怎知才禱告完畢,他就自己籌畫如何平息以掃的怒氣,救自己脫離哥哥的刀劍(13~21節)。這正是我們許多人共同的寫照,在追求屬靈的事上,卑劣的本性一再出現,而且得勝。


2.與神較力得勝,卻被扭傷大腿窩(創卅二:24~25):
雅各先打發僕婢帶著牛羊走在前面,又打發妻妾帶著十一個兒子都過了渡口。到了夜晚,只剩下他一人時,卻有一個人來與他摔跤,直到黎明。那人見自己勝不過他,就在雅各的大腿窩裏摸了一把,雅各就瘸了。


經文雖未明說雅各見到的人是誰,但是後來雅各說:「我面對面見了神,我的性命仍得保存。」(創卅二:30)他以為自己正像亞伯拉罕和以撒,得著上帝親自向他顯現(創十八,廿六章)。雅各最大的問題,其實不在面對以掃,而在於面對神。表面上看,雅各的纏鬥性很強,但真正面對神時,卻顯得不堪一擊。毘努伊勒的經歷,不是要顯出神的大能,而是要顯出雅各的軟弱。


3.由倚靠自己變為抓住神(創卅二:26):
雅各見那人要離去,就緊緊抓住他,說:「你不給我祝福,我就不讓你走。」從前雅各抓的是祝福,這回抓住賜祝福的神。許多人把雅各與神摔跤,比作自己在禱告中與神較力。在禱告爭戰中,神似乎是我們的敵手,但是當神在我們的生命中佔優勢,我們的意願降服於神旨意時,我們就獲得真正的勝利。真正的勝利是對神旨意的降服。


4.改名以色列,得著最大祝福:
出乎意料的,那人沒有為雅各祝福,卻問雅各叫甚麼名字。雅各羞赧地報上自己名字,不料那人說:「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雅各發現他與祖父亞伯拉罕一樣,在靈性最低潮時,遇見了神,也被神改了名(創十七章)。神為人改名,代表他生命、性格、命運的徹底改變,也是最大的祝福。


「以色列」這名字是雙關語,有「與神較力」和「尊貴的王子」的意思。一方面是記念雅各在雅博渡口的經歷,另一方面則代表神在他身上的期許——上帝要雅各活出「尊貴的生命」。就像耶穌為西門改名叫「彼得」,期望他像磐石般穩固,成為建造靈宮的活石(約一:42;彼前二:5)。


三、尊貴生命的成長


雅各在雅博渡口的故事,從暗夜開始,而以黎明璀璨的陽光結束。雅各人生的「夜間」過去了(創卅二:22),代之以「日頭剛出來的時候」(創卅二:31)。新的日子開始了,雅各的人生正式展開全新的一頁。然而雅各雖在此改名「以色列」,以後各章仍多稱他「雅各」,因為他老舊的生命仍未完全根除,要到創世記四十三章以後才叫他以色列。


1.見以掃兄弟盡釋前嫌(創卅三章):
雅各經過毘努伊勒,與神面對面的經歷,環境未變,人改變了。有了面對神的經歷,便能坦然面對環境和人。他走在妻兒前頭,去見以掃,勇敢面對過去錯誤,以及卑劣自我,乃是屬靈新生命的重要表徵之一。


2.生醜聞二子滅示劍族(創卅四章):
雅各停留示劍期間,他的兩個兒子(西緬與利未),由於妹妹被玷污,用奸計屠殺示劍全城。聖經從未企圖掩飾人的罪行,雅各的眾子是神盟約的子民,在此卻表現出比示劍人更低的道德標準。屬靈的事,不能負負得正,更不可以惡報惡,雅各在兒子的罪行上,看見自己的罪追上自己。


3.蒙引導回到初識神之地(創卅五章):
神吩咐雅各上伯特利去,住在那裏,並築壇給神。伯特利是雅各離開家鄉,初識真神之地(創廿八章),現在上帝要他回到起初靈性萌芽的起點。雅各曾給那地起名叫「伯特利」,如今再給那地起名叫「伊勒伯特利」。原本他在此認識神的家——伯特利(創廿八章),現在他認識神自己——伯特利的神(創卅五:7);原本與神討價還價,現在對神絕對順服,邁向認識神的一大步。


雅各遵命築壇則表明:(1)敬拜:宣告分別為聖,全歸真神。(2)奉獻:順服敬畏,全然委身於神。(3)經歷:感念神恩,恢復與神的交通。


因此神再次向雅各堅立祂與亞伯拉罕所立之約,在創世紀卅四章雅各經歷人自定道路所帶來的羞辱;而在創世紀卅五章,則經歷神引導腳步帶來的祝福。何西阿書十二章三至五節論到雅各說:「他在腹中抓住哥哥的腳跟,壯年的時候與上帝較力,在伯特利遇見耶和華。」這是雅各屬靈生命得著更新之地。你的伯特利在哪裏?


四、尊貴生命的彰顯


雅各尊貴生命的巔峰,是在他遭喪子之痛,又逢饑荒寄居埃及,以及意外父子重逢的曲折歷程上。


1.喪子的悲慟:神改變他的個性。
雅各在雅博渡口之前都是「抓取」——長子繼承權、父親臨終祝福、妻妾牛羊。在雅博渡口之後卻都是「失喪」——得來的牛羊、自己的健康(大腿瘸了)、鍾情的妻子拉結,以及心愛的兒子約瑟、西緬、便雅憫。然而,在遭遇這一連串打擊後,他卻說出:「我若喪了兒子就喪了吧!」(創四十三:14)自此創世紀就不再稱他「雅各」,而改叫「以色列」。


2.在別是巴獻祭:神改變他的態度。
雅各和他的祖父及父親一樣,在應許之地遭遇饑荒,但他不是立刻帶領全家下埃及。雅各寧可付代價去買糧,不敢越過神的旨意與帶領,自行離開應許之地。較之父親和祖父,雅各更快學會順服等候,即或開始學習的慢,以後卻愈走愈好。


列祖都曾遭遇饑荒,離開應許之地下埃及,但性質不同。亞伯拉罕是因為環境——出於己意,無神的引導,闖了禍反而需要神出面收拾(創十二章)。以撒與父親相同——他仿效父親的行徑,後來被神攔阻(創廿六章)。雅各雖然也是因環境及人的邀請,其中固然出於人意,但更有神的引導保證,事情就很美。


雅各下埃及有兒子的孝心,埃及人的預備接納,但他不敢貿然行動,一直等到有神保證(創四十六:4),才滿有把握地下埃及,知道將來必可歸葬應許之地。在下埃及這件事上,雅各顯出尊貴的生命,勝過亞伯拉罕及以撒。


3.為法老祝福:神改變他的地位。
約瑟為雅各引見法老,雅各向法老見證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寄居在世),及對屬天的仰慕(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創四十七:8)。雅各雖然只是為躲避饑荒來到埃及,然而兩次為法老祝福,卻益發顯出他的尊貴。與亞伯拉罕和以撒相反,雅各因遵守神的命令來到埃及,成為別人真正的祝福。


4.歸葬迦南地:神改變他的信心。
在雅各快要死時,遺命約瑟,歸葬祖墳,表明對神應許的全然信靠。他在床頭扶扙敬拜神,雖不能起身下床,卻以禱告的姿式敬拜神。


雅各為約瑟二個兒子祝福,立幼子以法蓮在長子瑪拿西之上,見證中顯出為以往蒙神引導及仰望將來的信心(創四十八:21)。


約瑟是智慧人,創世記開頭亞當未得著的,他卻得著了。亞當羨慕能分別善惡,像神一樣,因未遵行神的命令,反被逐出伊甸園;而約瑟雖被迫離開應許之地,流落異邦,卻因「不敢作這大惡,得罪神」(創卅九:9),反得著分別善惡的能力。


雅各卻是先知,不僅知道天然秩序,更知道屬靈秩序(神揀選幼子在長子之上)。知道今生的事,更知道永恆的事(預言彌賽亞君王要從猶大的後裔而出)。顯見雅各肉眼雖然昏花,靈眼卻是透亮。


他臨終前為十二個兒子祝福(創四十九章),後來以色列各支派的發展,果然照他所預言的應驗了。其中有關猶大的祝福,正是彌賽亞的預言,應驗在大衛和耶穌基督身上(10節)。


雅各歸葬迦南地麥比拉田間的洞,有埃及人和以色列人為他哀哭,真是其生也榮,其死也哀。至終上帝被稱作雅各的上帝。雅各對世界死了,卻向神永遠活著。







                                                                                  賴建國





                                   *海外宣教雙月刊第43期2001.01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nusdei12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