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相撲力士已”隆重”登台
我的相撲力士當然也要上台來亮相囉 >3<


這照片是提供獎金的廠商廣告
每個比賽
若有廠商提供獎金的話
比賽前都會有幾個人
拿著”竹高”撐著的廠商廣告上土俵
繞土俵一周
很古色古香吧
古早前都是獎品(柴米油鹽等)
近代才改成獎金制
以1支為單位
1支是6萬日幣
(其中的3萬力士在土俵上當場拿走,2萬5由相撲協會以力士的個人
名義存款,5千為他用)
目前最高記錄是去年(2005年)的9月場所
第68代橫綱朝青龍對大關栃東
有49支(天ㄚ~294萬耶!!!)


主角登場囉


相撲力士
別看他們這樣肥肥壯壯的
要入這行
還得身高體重,身體檢查等過關才行
身高要173cm以上
體重要75kg以上
在日本有聽說過
〔舞之海〕(已引退的相撲力士)曾因身高不足2cm
非常想當相撲力士的他
不惜去動手術
在頭頂以矽膠墊入2cm
看多嚴格!


比賽開始時
相撲力士們全部穿戴整齊
就是圍一塊很有代表性的「化粧廻し」(註1)
一個接著一個繞土俵一周
當他們全部面向土俵中心時
我只看到一堆全身幾乎光溜溜(背後看只有丁字褲)的壯碩男生
看官的我的感受不知你能不能體會 *~*


當快輪到自己出場時
力士們才會從自己的等待休息室出來
經〔花道〕(註2)走到土俵前
向土俵一鞠躬後才就所指定的等待位置



要就所指定的等待位置的貴乃花
(注意到沒!紅圈中的是紅透半邊天的朝青龍耶)


上土俵後
力士們會先漱口(那漱口用的水稱為力水)
擦嘴臉(那紙稱為力紙)
灑鹽(潔淨的作用)
真厲害 那鹽都是一把一把的灑 像免錢似的



剛灑完鹽要就比賽定位的貴乃花(後面的呼出在努力的掃鹽 >"<: )



一開始都是級位較小的力士
漸漸的才是級位高的力士的比賽
第一次聽到肉與肉對撞的聲音
”啪”一聲
響徹全場




相撲比賽中
看頭之一是〔橫綱土俵入〕
就是相撲級位最高的橫綱進入土俵的儀式
這儀式可分為二種
雲龍型&不知火型
雲龍型&不知火型除了比的手勢動作不一樣外
後面繩子的綁法也不一樣


我當天所看到的貴乃花的橫綱土俵入是屬於雲龍型
不管是那一型
一個動作一個動作都得做得確實 做得漂亮
觀眾都會一齊吆喝幫橫綱打氣














看到那個蹲著手持太刀的力士嗎?
他跟旁邊一樣是蹲著手沒拿東西的力士都是保護橫綱的
當橫綱要進場他們會一個在前一個在後的跟著橫綱走
走後面的是拿太刀的力士
拿太刀的力士比不拿太刀的力士的級位高


另外
有注意到橫綱頭上的髮髻嗎?
這稱〔大銀杏〕
是將普通的髮髻前端捏壓出一個像銀杏葉的形狀
這是十兩以上的力士在本場所出場時一定要梳的髮型
髮髻
除了是力士的傳統美和風俗的傳承外
也有保護頭部避免受傷的效果
所以
當明治時代開始男生斷髮時
只有相撲力士可以不斷髮




註1:
化粧廻し:在江戸時代,這〔廻し〕本來是使用無花色的麻布,之後開始
使用綢緞,再來是下方加上墬子,用刺繡繡出花鳥等美麗的圖案。但因這
「化粧廻し」不適合穿戴在激烈的比賽中,所以後來將「化粧廻し」與
比賽時穿戴的「取り廻し」分開。之後,「化粧廻し」只用於土俵入時。


「化粧廻し」就是貴乃花橫綱土俵入時穿戴的那個,白色的那圈東西只
有橫綱才有,可能因有那圈白色的,所以貴乃花的「化粧廻し」沒刺繡。
「取り廻し」就是貴乃花灑完鹽要就等待位置時穿戴的那個,這也有因
級位的不同有顏色之分喔!


註2:
花道:指相撲力士由休息的房間走到土俵時的通道。普通的力士走時,
會有一個拿超大座墊的人走前面,橫綱走時,除了拿座墊的人外,還有上
面說到的”前後護法”跟著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nusdei12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